无论是寺院庙堂之上还是平常百姓家,甚至那川流不息的转经路上,都弥散着浓郁的草本芬芳。伴随着香烟的升起,将人们的祝福与愿望带向遥远的天际。
藏香的起源时间也许无法准确考证,相传公元七世纪后,由吞弥·桑布扎从佛教发源地印度引入造香技术,并在拉萨附近的尼木发展成极具西藏特色的造香技术,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。而后随着佛教的发展,经莲花生大师、藏医圣人、德达林巴·居美多吉大师等的大力推广,逐渐成了西藏僧俗皆广泛使用的供物和日常除污保健的用品。
藏香的配方及制作流程
藏香采用佛经中记载的古方,以沉香、檀香、丁香、木香、当归、肉桂、没药、甘香、菖蒲及红花等二十多种乃至百多种天然香料及药材合以金、银等珍贵矿物制香,其中不含任何化学香料,而且各成份之比例及处理方法均有严格规定。其制作过程大体如下:
1、先将采回来的藏药原料经过香师以“水法”或“火法”处理,使其药性增强并减弱毒性。
2、再将各种柏枝用水磨磨细,然后将各种天然藏药材和天然香料碾碎,制成粉末状。
3、将所有制作成粉末状的原材料用水调和成糊状。药粉被搅拌均匀后并不是直接做成藏香,而是在另一间屋里放置两天后才可以制香。这期间,药粉上必须盖上厚厚的棉被,而放置的房间也是密不透光的。
4、以手工在专用的制香器具上将糊状备料制作成条状。
5、将制作好的藏香在室内阴干,即为成品。
藏地三大名香
目前所谓的西藏三大名香指的是:敏竹梅芭、甘丹熏香和尼木香。尼木香在早期用香史上被认为是珍品,但近百年有所衰落,遂逐渐成为百姓家用香品之一。近一两年来,随着西藏旅游业兴旺,媒体对尼木藏香的深入报道,使尼木藏香渐渐有了复兴之势。
藏香,多数用于佛教祭祀活动,亦有少量家居的净晦辟邪。其制作工艺流程蕴含着藏文化的精髓。
据清赵学敏的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所附的曹府特制的“藏香方”,由沉香、檀香、木香、母丁香、细辛、大黄、乳香、伽南香、安息香、水安息、玫瑰瓣、冰片等20余气味芬香的中药研成细末后,用榆面、火硝、老醇酒调和制成香饼。
当时的南京第一豪门曹家的香炉里就曾焚着特制的藏香。拜佛或抄经皆燃上一炷香。《红楼梦》第89回,黛玉让紫鹃点上藏香抄写《金刚经》。一边抄经,一边焚香,这便是古代大家闺秀的日常。